首页 >> 光纤光缆

保证天然气稳定供应 储气库建设刻不容缓五角棱镜

时间:2022/09/06 16:52:21 编辑:

保证天然气稳定供应 储气库建设刻不容缓
储气库被称作天然气的“蓄水池”。蓄水池需要储备一定的水量,以免干旱时节到来时渠道干涸。同样,储气库在夏季气量充足时储备余气,冬季用气高峰期时调出“调峰削谷”。

储气库建设追不上需求增长

储气库被称作天然气的“蓄水池”。蓄水池需要储备一定的水量,以免干旱时节到来时渠道干涸。同样,储气库在夏季气量充足时储备余气,冬季用气高峰期时调出“调峰削谷”。

然而,每年一到极寒天气,我国临时采购天然气、管道调峰等多措并举,但部分地区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仍难以避免。储气库的建设追不上天然气消费增长速度就是原因之一。5月30日在江苏金坛召开制氢设备的第二届盐穴利用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储库工程研究所主任夏焱用一组数据证明了这一点:“国际上,储气库工作气量一般占总消费量的10%至15%,才能保证天然气全年稳定的供应。但2012年,我国实际工作气量为30亿立方米,消费量却高达1500亿立方米,工作气量仅占消费量的2%。”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应用天然气,但接受新事物都是渐进的过程,天然气市场需求量提不上去,储气库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直到1997年陕京管线一线建成投产,储气库建设意识在我国才逐渐形成,而此时已经落后天然气应用整整30年。之后又经过3年的选址、地震勘探、初步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直到2000年首座枯竭油气藏大张坨储气库在天津投产,我国才彻底挥别了储气库“零”的历史。

长久以来,我国储气库建设始终被动地跟随着天然气需求量的增长而发展,未起步先落后的尴尬局面始终如影随行。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杨春和在会议发言时指出:“预计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达到3000亿立方米,届时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就至少得达到450亿立方米。未来储气库建设任重而道远。”

地质特殊经验技术无迹可寻

纵观国际储气库的发展史,欧美等先进国家储气库建设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已有枯竭油气藏、盐穴、地下含水层和废弃矿坑四种地下储气库类型。而视野回归我国,储气库仅有13年的发展历史,储气库类型也只有枯竭油气藏储气库和盐穴储气库两种。国内可借鉴经验有限,国外地质条件又不同。对我国来说,每一次储气库的建造过程都像是一次新的尝试,在摸索中学习。

会上,中国石油西气东输储气库项目部处长杨海军结合自身建设盐穴储气库的经验认为:“盐穴储气库造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卤水,如果按照国外经验就应通过管道排入大海,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支撑。卤水只能供给盐厂,导致盐厂消化卤水的速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施工进度。”类似情况在盐穴储气库的建设过程中并不是个例。造腔过程中的钻井液和工业废渣等污染物如何处理、是否回填、如何回填等仍是棘手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除此之外,技术不足也同样制约了我国储气库的发展。“我国枯竭气藏储气库目的层普遍埋深超过2500米,最深的甚至超过4000米,而国外目的层通常不超过2500米。多重压力系统增加了地层承压堵漏的难度,会严重影响钻井的安全生产,但技术攻关的过程既漫长又存在太多不确定性。”杨春和向记者介绍。

多方合力加速储气库建设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我国储气库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诸多瓶颈,但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关乎天然气稳定供应和战略安全,加速发展刻不容缓。”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司长刘德顺在6月8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2013年第一次服务油气企业科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目标的实现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而结合我国实际,现阶段的储气库建设主要需要来自宏观政策和相关技术的支持。

去年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投资811亿元重点建设24个储气库,在全国初步形成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陕京线和沿海主干道为大动脉,连接四大进口战略通道、主要生产区、消费区和储气库的全国主干管网,从而形成多气源供应、多方式调峰、平稳安全的供气格局。

宏观政策的电压表支持对储气库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中国石油钻井院储库工程研究所所长申瑞臣教授看来,技术方面也应获得更多关注:“储气库建设涉及的井身质量检测方法、评价指标、运行与管理、井筒完整性评价扎兰屯等相应行业标准还有待完善,储气库钻完井技术和老井封堵等相应规范还未形成完整体系;在油套管氦气密封检测、盐穴声纳测腔方面仍完全依赖国外的设备和技术,关键设备和技术还有待贴上‘国’字标签。”

据悉,国家厌氧胶能源局正在与国家财务部、中国石油合作研究天然气储备支持政策,并鼓励地方销售天然气的终端企业加入储备能力建设的大队伍中来,调动多方力量和资金投入储气库建设,推动储气库建设的加速发展。

射精无力怎么回事
让亚健康趋向健康的护理
前列腺炎预防保养九种技巧
中医如何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相关资讯